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第四期培训班——荣昌区盘龙镇基础课程教学侧记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第四期培训班——荣昌区盘龙镇基础课程教学侧记
荣昌区盘龙镇是中国夏布之乡和夏布加工基地,为了使学员们了解夏布织造技艺传承的社区生态、织造技艺流程及特点,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19年第四期(荣昌夏布)传承人群研习培训班在此上课。按照课程的安排,本次基础课程共分为六个部分:打麻、绩麻、挽麻纡子、上浆、穿筘梳布、编织。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传承人李俭康老师和荣昌区级夏布传承人杨青老师向学员讲授。
打麻:
打麻、剥麻是绩麻前的工序,由李俭康老师示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传承人李俭康老师示范打麻、剥麻
绩麻:
绩麻又称绩纱,分为原麻漂白、撕片、卷缕、捻纱、绕纱五道工序。先将漂白后的苎麻,撕开成片,其次将其卷成一缕缕,置于清水盆,然后用手指梳成一根根苎麻细丝,捻接成细小麻纱线,最后用圆筒挽成麻团。从事绩纱工序六十多年的手艺人古芳先提到:“绩麻是最基本的,这个步骤不光要手指灵活还要有耐力,不然后面的工序就要失败。”
古芳先老师(右一)指导学员绩麻
挽麻纡子:
经过绩麻工序的教授,古芳先老师将麻团放在竹兜内,随后左手食指与大拇指捏住一根约三寸长的竹棒中部,右手从麻团内取出麻线头,采用“8”字形缠法线将麻线缠绕在竹棒上面,然后古老师左手转动竹棒,使麻线均匀裹在竹棒上,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纡子,便于放进梭壳内做纬纱。
古芳先老师指导学员挽麻纡子
上浆:
牵线是上浆前所经历的工序。在院坝的上浆棚内,负责上浆工序的曾加琴老师将预先搅拌的浆倒入横置的浆桶内,随后收线过浆。待浆纱晾干后,按顺序对其进行分线、整理,将分好的两组麻线交叉按顺序缠绕在牵杆上。在梳理过程中,要剪掉麻线上的毛头,由于麻线较脆,梳理时需注意力度。如若麻线断开,需重新进行接线、牵线。最后把牵杆上所有麻线依次取下挽好,待穿筘梳布工序使用。
曾加琴(右)老师指导学员上浆
穿筘梳布:
穿筘是为了让经线在竹筘上的排列按顺序固定,使编织时的综缟和纰缟各司其位,避免相互纠缠。非遗传承人杨青老师将挽好麻线的一端,按两根一组、先上后下的顺序逐根穿过梳筘,约每 20 筘系一个结,用竹片(俗称布贴)串联,固定在羊角架上,另一头套在布拖上。然后将麻线摊开绷直搭在与羊角架等高的木制三角架上。随后在梳筘两边的麻线上分别插入郜竹和郜板,用竹片拍打麻线进行牵梳。最后将其收裹于羊角架上并用竹片隔开,要注意对麻线进行修整,接断头,去瑕疵。
学员练习穿筘
杨青老师(左)向学员示范梳布
编织:
“编织是制布中的重要一环。第一,就是踩郜要踩好;第二,梭子要抛好,不能歪来歪去。布的边沿要织得平顺、伸展,无破烂断头,纵线稀密均匀。”从事编织工序三十余年的杨宗秀老师一边强调一边来到一台老式木矮机前坐下,她用腰部将腰皮拉住经线的一端,脚踩织机下方的踏板,交辊随之向下运动,两排经线交替,纬线穿梭一次,筘拍打一次纬线。然后,脚松踏板,交辊随之向上运动,两排经线再次交替,纬线穿回,筘再拍打一次纬线。双手如此循环地丢梭推扣,夏布便在织机上一点点的生长。在杨老师讲授之后,学员们还参观了高机编织,有位学员对其进行尝试。
在学员们练习的过程中,杨老师也不忘为学员解决编织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使学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夏布编织工艺。
杨宗秀老师指导学员编织
学员尝试操作高机编织
“鬼市”考察:
为了更全面了解当地夏布的社区生态,学员们考察了盘龙“鬼市”(夏布原材料交易多发生于凌晨三点,俗称鬼市),由盘龙镇周边村落的人们赶往镇里的集市上进行。
学员考察盘龙“鬼市”
盘龙“鬼市”交易现场
从事文创产品研发的王小兰学员对本次盘龙“鬼市”中手工艺人的坚守精神感触颇深,认为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将非遗传承下去。同时表示在研培之后,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至文创产品的研发上将其推广。
来自荣昌本地的手工艺人蔡德群,从小对夏布织造布耳濡目染,在谈及本次盘龙教学时提到,自己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夏布织造技艺,受益匪浅,看到有那么多学员学习自己家乡的夏布织造技艺,感到自豪。对夏布有一定了解的雷娟学员说到,在学习之后自己对服装面料的选择有了新的思考,很感谢有关部门能够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从事手工培训行业的学徒于慧敏讲到,作为个体很少有机会全程参与系统的研培课程,自己对此次学习机会倍加珍惜,同时自己解开了对夏布染色的疑惑,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学员课程练习
学员课程练习
学员课程练习
学员挽好的麻纡子
在为期8天的课程中,不论是传承人带学员一起学习夏布织造技艺,还是对荣昌夏布“鬼市”的参观考察,都让学员们受益良多。希望本次培训能够让学员们了解并掌握夏布织造技艺的流程及特点,让荣昌夏布的未来更加美好。